天津科技大学简介概况 天津科技大学介绍资料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学校官网:http://zsb.tust.edu.cn/ http://www.tust.edu.cn

电话:022-60600336,022-28113336

邮箱:zszx@tust.edu.cn

学校地址:河西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滨海校区: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9号

天津科技大学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60余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作贡献。
一、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曾隶属原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我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1964年,在轻工业部对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中,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我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我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制浆造纸工程学科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同学科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学校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建成滨海校区并投入使用,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等6个整建制学院整体迁至滨海校区。200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教育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的协议》,确定科技大学在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支持滨海新区发展。2013年,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进一步扩大了滨海校区的办学规模。201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学校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2020年,学校顺利完成一院一地办学布局调整和办学资源优化配置,一校两区办学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目前设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其中,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滨城”,邻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新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塘沽森林公园等;河西校区位于天津城市副中心之一的海河柳林地区,邻近天津文化中心、国际设计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滨海国际机场、海河教育园区等。学校总占地面积约2300亩,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204万余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27亿元,总建筑面积90.25万平方米,建有滨海新区唯一一个甲级综合性体育馆,校园各项网络、生活设施齐全。
二、师资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天科人才计划”,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60人。现有院士6名(含双聘)、国家特支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等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0余名,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等在内的省部级人才100余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含培育)等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40余支。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学科专业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在U.S.News学科排名中分别位居全球第31位、第38位。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天津市顶尖学科,工业生物技术、药食同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轻工装备制造、近海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大数据与智能汽车6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
学校现有专业学院14个、本科招生专业57个,其中: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业设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翻译、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15个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FT)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2022年,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包装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天津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位列第一,荣获中国六星级专业(6★),进入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四、教育教学
学校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教书育人、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出台了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建立本科专业“新结构”,实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构建学生素质“新体系”,建立了“十加一”育人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后备领军人才。2021年,学校依托智能科学、先进制造等相关信创产业优质资源,实施“卓越人才实验班2.0计划”,推出“智能科学与先进制造实验班”培养项目,为国家、天津市及区域发展培养创新型和跨学科卓越人才。学校坚持以深化产科教融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入选2022年度全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最佳案例。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国际国内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创佳绩。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获评天津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优秀单位。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全面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就业育人、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帮助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海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于2006年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订省校合作协议,开设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至今累计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学生550名。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课程62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天津市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4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学校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多个国家相关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22年录取硕士、博土研究生1937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达5443人,累计授予博士、硕土学位人数1.5万余人。建有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9个,获批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示范实践基地1个、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培育基地1个。3门研究生课程与7个学风建设视频案例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平台全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数字资源库。
五、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国际国内科技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有组织科研。近年来我校科技平台持续发力,建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平台40个,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平台7个,建有天津市高校首家碳中和研究院。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励200余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9项。科研项目不断攀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屡有斩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获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2020年获批“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天津市高校首家“国字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综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2022年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认证,是天津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高校中首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高校。近年来,签订千万元级别的合同6项,专利转让、实施许可合同百余项,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行业发展。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获批天津市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全国各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万华化学集团、贵州茅台集团以及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中国酒业协会合作成立中国酒业协会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持续加强推进校地合作,与2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区县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千余家企业促成科技横向联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选派20位骨干教师成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成员,重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全面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2021年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大学科技园。学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将创新资源导入科技园,形成“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体制机制,构建大学和区域协同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园规划建设孵化园、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汇智园、“双创”基地和中试平台等五大功能板块。2022年顺利通过天津市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并获优秀。
六、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理念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机制,思政教育特色鲜明,连续六年获批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优秀,相关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校将实践育人作为学校思政工作“十加一”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与滨海新区政府积极打造定点化、常态化的校地实践服务体系,建立校地团组织结对共建机制,相关工作经验被团中央宣传报道。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覆盖全体本科生的校内义务劳动工作格局,将义务劳动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自1999年至今,我校在新生中连续开展义务打扫公厕劳动教育。将“五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五大心育体系,持续加强校医共建和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新时代·实践行”、“暑期三下乡”、“情满滨海”等品牌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75个,多次获得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项、“新时代·实践行”优秀组织单位、天津市青年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奖、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等,学校四次荣获“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2022年组建“三下乡”实践队伍177支,近4000人次参加“三下乡”活动。至今累计11422余例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位列天津市首位,23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累计选送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212名,五次被评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学校扎实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秉持“铸军魂、塑脊梁、插翅膀”的理念出色地完成国防生培养工作,征兵工作形成了“四爱、四进、四上、四抓、六到位”的工作格局,连续受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区表彰。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凝聚创新创业团队600余个。连续两年跻身“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百强榜单”,连续四年获评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优秀工作案例、优秀团队和“创新赋能示范奖”。每年开展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60余场次,近三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重要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近200项,省部级奖励1000余项,居全市高校前列。2022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1项,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终审决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专项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团体总分全国第25名、天津市第2名,首次捧得全国“优胜杯”,荣升第十八届“挑战杯”联合发起高校,获评全国优秀组织奖(专项活动、专项赛)、全国进步显著奖,实现所有集体奖项大满贯。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每年定期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迎新晚会、专场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建有一支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天津电视台节目录制,《数媒包装艺术工作坊》、舞蹈《醉春风》、话剧《秋瑾》等学生文化艺术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创佳绩。
七、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目前已同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泰国、波兰、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等40多个国家的14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多所高校签订“3+1+1”、“2+2”、“1+2+1、3+1本硕连读”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开展科技合作和重大项目研究;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资质,先后接受了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和访问,每年长短期留学生1000人;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共建孔子课堂;学校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四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俄罗斯、英国、捷克、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大学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建有多个联合研究院所,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2020年我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天津科技大学专业:

专业名称
层次
学科门类
专业类别
学制
包装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学
仪器类
四年
自动化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
四年
环境科学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印刷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翻译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工业设计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电气类
四年
包装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学
仪器类
四年
自动化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
四年
环境科学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印刷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翻译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工业设计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电气类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海洋科学
本科
理学
海洋科学类
四年
海洋技术
本科
理学
海洋科学类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
四年
应用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四年
制药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四年
轻化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软件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环境工程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材料化学
本科
工学
材料类
四年
通信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生物工程
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
四年
工业工程
本科
管理学
工业工程类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四年
金融工程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物联网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秘书学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车辆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投资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
四年
知识产权
本科
法学
法学类
四年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机器人工程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本科
工学
海洋工程类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四年
食品营养与健康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金融工程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
四年
投资学
本科
经济学
金融学类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四年
法学
本科
法学
法学类
四年
知识产权
本科
法学
法学类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秘书学
本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日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英语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翻译
本科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四年
应用化学
本科
理学
化学类
四年
海洋科学
本科
理学
海洋科学类
四年
海洋技术
本科
理学
海洋科学类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工业设计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车辆工程
本科
工学
机械类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学
仪器类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工学
材料类
四年
材料化学
本科
工学
材料类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学
电气类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通信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电子信息类
四年
自动化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
四年
机器人工程
本科
工学
自动化类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软件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物联网工程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四年
制药工程
本科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四年
包装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印刷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轻化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本科
工学
海洋工程类
四年
环境科学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环境工程
本科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食品营养与健康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生物工程
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
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四年
财务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四年
物流管理
本科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四年
工业工程
本科
管理学
工业工程类
四年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四年
包装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轻化工程
本科
工学
轻工类
四年
生物工程
本科
工学
生物工程类
四年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信息有误或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经核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7luohu.com/7626.html

(0)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上一篇 2023-08-02
下一篇 2023-08-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