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珠海)专业介绍 专业怎么样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学校官网:http://admission.sysu.edu.cn https://www.sysu.edu.cn/

邮箱:adado@mail.sysu.edu.cn

海洋科学(珠海)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海洋科学(珠海)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学历:本科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类别:海洋科学类

网址:https://marine.sysu.edu.cn/

咨询电话:0756-3668775(林老师),0756-3668076(陈老师),0756-3668774(陈老师)

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海洋科学(zd_hyxy)

一、寄语考生

海洋是行动者的舞台,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努力造就“有责任、有担当、有视野、有潜力、有能力”的海洋人才,欢迎有探索海洋兴趣和向海图强使命感的学生积极报考海洋科学学院。

core_1680859895_6993.jpg

海洋学科楼群(中为学院楼海琴3号)

core_1680859910_3835.jpg

“中山大学”号综合科考实习船

二、院系简介

中山大学海洋学科启航于1928年的西沙科考,海洋科学学院成立于2008年。学院按一级学科培养本科生→二级学科培养硕士生→三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思路,构建并实施了海洋科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学院始终以“协同”为主旨,以造就海洋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发展的推动者为使命,形成了海洋科学专业立德树人一体化模式。近年来,海洋科学学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第三,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core_1680338967_8181.jpg

海洋科学学院发展历史

三、专业介绍

海洋科学专业秉承“博学专长”理念,致力于培养海洋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发展的推动者。本科生低年级接受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等相关学科教育,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二年级开始按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方向“四选一”进行专业培养;本科各年级生均可进入专业实验室和科考船,开展个性化实验教学和科研入门训练。海洋科学专业制定了分层次、多学科的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设置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实践三个层次。并将实验教学与海上调查及野外考察相结合,一年级开展认识实习,二、三年级开展专业实习和综合实习。海洋科学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深蓝”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core_1680338996_8972.jpg海洋科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

core_1680339016_3639.jpg“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

core_1680339041_7643.jpg学生在“中山大学”号综合考察实习船开展科学考察、实习

四、学子风采

海洋学子刻苦进取、追求卓越,青春飞扬、活力四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科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共近百篇,学生100%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年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立项数十项。学院实施“海·阳体育计划”和“海·韵美育计划”,成立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辩论队、主持人队、舞蹈队、电声乐队等兴趣组织,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日常训练,举办草地音乐节、各类球赛、歌手大赛、运动会、夜跑等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校内外比赛频频获奖,如篮球队在 “康乐杯”篮球赛中获得校区冠军、张馨予作为队员参加“2019年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长短兵锦标赛”获得 2金1银1铜的好成绩、荣衿辉参加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获甲组男女4*50混合泳接力第一名等。举办海洋科技文化节,获得“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运营“海精灵”协会,荣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社团”称号。海洋学子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区、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近百名学生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

core_1680339066_4403.jpg2013届本科毕业生万蕊雪(右二)获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五、奖学助学

通过“新生领航”计划,遴选高年级优秀学生和党员对接新生,开展朋辈互助,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进行专业引导和学业辅导。通过“团藻促学计划”,由1-2位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或授课老师推荐的研究生主持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开展专业学习的互助。学院通过多种举措和渠道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并奖励优秀学生。2020-2021学年,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有7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8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9人获得中山大学励志奖学金,125人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13人获得中山大学专项奖学金。2021-2022学年,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有98人获得国家助学金,32人获得有美助学金,10人获得仲明助学金,1人获得回报社会助学金,1人获得叶葆定助学金。

六、对外交流

洋科学学院已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乌特勒支大学等十余所著名研究机构开展学生访问学习和国际科技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会议及相关组织,不断拓展与海内外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可为本院学子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和深造机会。

core_1680339085_6558.jpg2021年学院举办第六届“海纳百川”模拟国际学术会议

七、深造就业

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和深造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率达98%以上,一大批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扎根基层,一大批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高校、科研机构就业,服务社会。深造率2019、2020、2021连续三年达80%以上,30%学生前往世界排名前100高校深造。

core_1680338423_4347.jpg

八、校友成就

李朝政,2018届硕博连读生,毕业后在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先后任特聘研究员、副教授、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20)、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16)、“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7),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联合培育国家新品种2项。万蕊雪,2013届本科毕业生,入选2016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获评《Science》杂志和SciLifeLab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姚炜琪,201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而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 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多篇,现工作于南方科技大学。刘耀,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任职于国家外交部地区业务司。

core_1680339110_2935.jpg 2018届硕博连读生李朝政

现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于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信息有误或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经核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7luohu.com/3266.html

Like (0)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
Previous 2023-07-29
Next 2023-07-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