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官网:http://zhaosheng.cuc.edu.cn http://www.cuc.edu.cn/
邮箱:cuczsb@cuc.edu.cn
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历:本科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类别:公共管理类
专业简介
行政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核心专业。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与学校的国家一流学科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和院系共建公共管理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15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学科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应急管理与舆情引导两个专业方向)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点(设置公共治理与城乡智慧管理、传媒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并在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本科1999年招生,目前下设“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培养和科研经验,拥有完整的、多层次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在中国传媒大学五次专业满意度调查中有四次进入全校前十名,最近一次名列第一名。
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社会事务,涵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从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资源管理、媒介管理、舆情监测及引导等多方面工作。传播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要件,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培养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瞄准国内一流、国际视野的发展方向,弘扬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勤政为公、学术并举”的院训,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掌握公共事务和传播治理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接受严格科学的方法论训练,掌握大数据分析、社会调查研究等公共管理基本方法,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社会团体、相关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教学科研等部门和文化传媒领域从事国家治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资源管理、媒介管理、新闻传播等方面工作的优秀管理人才。
专业定位和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定位为: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学科发展前沿要求,立足公共管理学科突出传媒特色,以培养“懂传媒的管理者”和“懂管理的传媒人”为目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传媒教育智能转型与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理论基础,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接受严格科学的方法论训练,掌握大数据分析、社会调查研究等公共管理基本方法,掌握公共管理与传播学知识,熟悉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传媒机构治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传媒机构等部门从事复合型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行政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和学生培养上形成了鲜明的公共管理+传媒特色,取得了可喜成就。
1.行政管理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性课堂: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模拟、课堂辩论赛、校外课堂等。
2. 行政管理专业丰富多彩的学科建设专业活动和课余生活:学术论坛、专业交流大会、迎新和欢送毕业生、社会实践、业界调研、参观访问、班级春秋游等。
3.行政管理专业丰富的师生获奖:教师教学比赛大奖、教学研究成果奖、优秀班主任奖、学生学业比赛奖、文化创意比赛大奖、创新创业奖、班级建设奖等。
主要课程
依据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学校培养方案要求设置课程,体现课程体系设置的逻辑性、系统性、前瞻性、特色性,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面突出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设置跨学科的五大板块知识对应培养方案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一是通识板块。本版块依据学校核心通识课设置的五个模块,即“创意、创新和创业模块”“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艺术审美与人格心灵模块”“社会研究与国家发展模块”“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模块”指导学生依据专业需要和个人兴趣,按照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选择。
二是数学、统计与方法论课程板块。主要开设普通逻辑学、经济数学、Python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统计学应用与方法、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管理运筹学、学术与公文写作等。
三是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核心课程板块。主要开设现代管理学导论、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政府公共关系、西方行政学说史、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领导力、市政管理学、专业英语等。
四是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课程板块。主要开设政府与公共事务概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数字政府概论、数字政府实训、管理沟通、传播治理概论、中外传媒管理体制、公共文化政策、国际传播治理、危机与风险传播与治理、城市传播治理、社会组织管理与公益传播、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融媒体管理等。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信息有误或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经核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7luohu.com/1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