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
学校官网:https://zsb.jnu.edu.cn http://www.jnu.edu.cn/
邮箱:ozsb@jnu.edu.cn
自动化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自动化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学历:本科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自动化类
专业代码:080801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能源转型及其智能化利用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领域的基本素养,掌握信息科学与控制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其在新能源工程和电气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技能,构建大工程、大系统观念和培养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产品技术开发与测试、项目运营管理等的技术人才、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和社会责任及国际胜任的领军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要求: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06,基础教育选修学分16.0,专业教育选修学分20.0,通识教育选修学分12.0,剩余6.0学分为学生任意选修学分。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1.1能将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图形、符号等语言工具用于自动化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1.2能够对自动化工程问题中的环节、元件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1.3能够将数学模型和自动化专业知识用于推演,分析自动化工程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1.4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和恰当数学模型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综合。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2.2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3能够认识到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并能正确表达。2.4能够运用自动化领域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论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3.1 掌握自动化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3.2 能够针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定需求设计相应的单元、系统,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3.3 能够在设计中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调研,并设计符合对象特性的实验方案。 4.2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或仿真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4.3 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自动化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5.1 了解自动化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仿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能够选择和正确使用恰当的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和专业仿真软件,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5.2 能够针对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仿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自动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6.1 了解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6.2能够分析和评价自动化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1 树立科学发展观,理解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动化领域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实施和工程实践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8.1 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8.2 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8.3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与规范,并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9.1 能够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共享信息,合作共事。9.2 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胜任团队成员和团队负责人的角色。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自动化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0.1 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准确有效沟通和交流。10.2了解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能够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1.1 理解并掌握自动化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2.1 了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能够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拓展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课程体系:本专业围绕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合格的自动化及人工智能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产品技术开发与测试、项目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这一目标;结合自动化及控制科学学科由经典控制理论向最优化控制理论,再向智能化控制科学的发展趋势,设计自动化与控制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并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夯实从自动化学科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及应用、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基础。其中,电路分析是能源电力行业特色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及应用,体现了自动化与控制学科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紧跟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信号与系统是构建自动控制和数字信息系统的基础课程;工业过程控制是自动化学科由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中间理论环节;计算机控制基础是数字化、芯片化实现数字控制策略的重要理论指导课程。以上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了自动化与控制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体现自动化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能源电力的行业特色,为自动化学科及其在能源电力中的应用培养专业人才。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工业过程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实践环节: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4%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读年限:四年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信息有误或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经核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7luohu.com/11766.html